
□罗立彬李萍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,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。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对“建设强大国内市场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”作出部署,明确提出要“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”,通过更加有力有效地破除各种市场障碍,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,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。
“十五五”时期,要加快推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建设。这种“超大规模”首先体现在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上,也进一步体现在市场的多层次特征以及强劲潜力上。它具备很多小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征,也为政策创新、企业竞争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可以容纳多个大型企业相互竞争,同时收获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。比如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,零售电商、本地生活服务、短视频等领域形成了多主体动态竞争格局,推动了行业在效率提升、供给优化、用户体验升级等方面的持续改进。《中国新电商发展报告(2025)》显示,2024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15.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2%,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,已成为促进内需扩张、带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力量。
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可以帮助加速实现分工细化与规模经济相容,形成更高的均衡分工水平,加速实现报酬递增的分工效应。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巨大,即使分工非常细致,细化后的分工角色也可以面临足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市场规模,使分工细化的收益显著提升。加之近年来数字技术应用加速降低分工成本,使得我国近年来分工日益细化,也产生出众多新型分工角色、新工种和新职业类型。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并实施职业分类动态调整以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累计发布七批共110个新职业。2025年7月增设17个新职业、42个新工种,其中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、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、旅拍定制师、睡眠健康管理师等等。
股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